(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八章物资管理
    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物资管理是一项基本而不可缺少的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贯穿着物资的周而复始的流动。以原材料的投入生产开始,到生产过程各阶段的在制品。直至产成品的产出.物资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形态。在这里物资通常是指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的管理,主要包括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储备管理和物资供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又是一个消耗物资的过程。在许多企业中所消耗的物料要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努力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物资是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还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最后.加强物资管理.不但能够创造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由于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节约而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就能够保护地球资源.做到人类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并重,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物资管理的任务
    一、物资与物资的种类
    (一)物资的概念
    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物资.是指经过人类加工,进入商品流通并具有实物形态,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其特征包括:①具有实物形态;②具有可流转性;③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④经过人类加工过的物质资料。
    (二)物资的种类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所需的生产物资品种也在不断地增加,从不同的角度,如按物资的作用、物资的自然属性等,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可将物资分成以下5类
    (1)主要原料和材料。这是指经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其中原料是指经过人类劳动,从自然界中生产出来被当作劳动对象的物资。例如.原矿石、原煤、原棉和麻、原油、燃气等。原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主要物质成份。经过再加工的原料叫材料,因此,主要材料是指在生产中起重要、决定作用的材料。例如。生铁、细纱和各种钢材等。
    (2)辅助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辅以生产进行而不直接加入产品实体,或不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材料。如染化剂、助剂等使主要材料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辅助材料。
    (3)燃料。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来作为产生热能、动能等各种形式能的物质。燃料一般称为能源物资。例如,煤炭、汽油、柴油、煤气等。
    (4)设备配件。指用来维修生产设备所有的各种零配件。
    (5)工具。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刀具、量具、卡具、磨具以及各种起重工具
按上述标准进行物资的分类,主要是便于企业制订物料消耗定额和计算各种物料需要量及储备量,便于核算产品成本和资金定额。
    2.按物资的自然属性进行划分.可以将企业物资分为以下3种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生铁、钢、铁合金等黑色金属材料和铜、铝以及贵金属、稀有金属在内的有色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是指除金属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例如,木材、化工原料、橡胶及塑料制品、石油产品、煤炭、建筑材料、轻工与纺织品等。
    (3)机电产品。它是指机械产品和电工产品的统称.包括各种机械、电器及仪器仪表等。
    3.按物资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分类,可以有以下几种物资
    (1)生产物资。
是指那些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物资。
    (2)基建物资。是指在企业的基本建设中使用的物资,例如建设材料。
    (3)维修物资。是指在企业的厂房、设备维修发挥作用的物资。
    (4)专用物资。是指一些有特殊的或专门用途的物资。
这种物资分类的方法.有助于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和资金核算。
    二、物资管理的任务
    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为基础,遵循有关物资运动的客观规律,全面而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的供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监督和促进生产过程中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以达到企业的生产有效而顺利地进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一)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保证物资供应
    物资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按质、按量、按时、按品种规格、成套齐备地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品种多、数量大,绝大多数又是通过其他许多企业生产和供应的.因而必须认真调查企业的实际需要,编制企业物资供应计划,广开供应渠道,及时地供应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
    (二)合理使用和节约物资.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
在企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物资.节约物资消耗.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发放过程中,应寻求最佳方式,消除不合理的供应和储备,最大限度地节省物资流转费用。
同时,监督和促进物资使用部门,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三)提高物资周转率.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加强仓储管理,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缩短产品流转过程和时间,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是企业物资管理的又一重要内容,这时物资周转率是指以产品的销售成本除以用货币表示的物资平均储备量,这个比率高,说明销售额大.物资储备小.占用的资金少.资金周转快。而要加快物资周转的速度,就须从产需衔接、运转和储备等多环节综合考虑.合理安排.以实现占用流动资金少,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企业物资管理制度.把企业物资的采、运、储、供和节约等工作纳入有序的运行过程。是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而物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又是保证物资供应、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的关键。因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培训物资管理人员,使他们逐步掌握物资管理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水平。
第二节物资消耗定额管理
    一、物资消耗定额及其分类
  (一)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规定的必需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
根据各种物资在产品制造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物资消耗定额的规定亦有不同情况。有的物资消耗定额是以产品单耗定额(绝对数)来表示的.如制造一台机床或一个零件消耗多少钢材、生铁;有的物资消耗定额以物资利用率定额(相对数)来表示的,如在冶金、化工及某些以农副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通常以配料比、成品率、出产率等相对数来表示。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构成    
    要制定先进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必须首先分析研究物资消耗的构成和规律,对企业从取得物资开始,物资投入生产到产品或劳务完成全过程中材料消耗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以尽可能减少不合理的消耗。物资消耗一般由以下3部分构成:
    1.产品的有效消耗
    它应是物资消耗的主体,是产品的实体消耗。这部分消耗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设计,与产品设计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设计人员应努力设计出使用性能好、材料消耗少的产品。
  2.工艺性消耗
  工艺性消耗是指物料在准备(如下料消耗)和加工过程中.由于改变物理性质(几何形状、尺寸等)和化学成份所产生的消耗,
即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料消耗,如废料、废液、废渣、废气越多.其工艺性消耗也就越大。
  3.非工艺性消耗
  非工艺性消耗是指产品有效消耗和工艺性消耗以外的物资消耗,如生产中产生的废品、运输和保管损耗,材料供应不合要求.以及其他非工艺技术原因所产生的消耗。

    根据上述三类消耗情况,现代企业一般把物资消耗定额分为工艺消耗定额、生产计划消耗定额和供应定额。如图8—1所示。
    工艺消耗定额是由有效消耗和工艺消耗两部分构成的.是生产过程中必需的消耗,作为发放材料的依据.以便使车间、班组节约用料,降低消耗。
    生产计划消耗定额是由工艺消耗定额加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非工艺性损耗(如废品消耗)构成.是企业编制车间成本计划的依据。
    物资供应定额一般是在工艺定额基础上,另加一个物资供应系数构成.即:
    物资供应定额=工艺定额×(1+物资供应系数)。
    其中,    物资供应系数一合理的非工艺性消耗/物资消耗工艺定额。

 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组织管理水平下,非工艺性消耗一时还难以完全避免.为确保供应,防止生产脱节,就需制订供应定额。因此物资供应定额是计算物资储备量和采购量的依据。
    (三)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
    由于企业的性质、组织和管理的特点以及物资在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等情况的不同,物资消耗定额有多种不同的分类:
    (1)按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可分为原材料定额、主要材料定额、辅助材料定额、燃料定额及工具定额等。
    (2)按物资消耗定额的构成分,可分为工艺消耗定额、生产计划消耗定额和物资供应定额三种。
    (3)按物资的使用范围和方向分.可分为产品制造用物资消耗定额、基本建设用物资消耗定额、经营维修用物资消耗定额和技术改造物资消耗定额等。
    (4)按物资消耗的综合程度分.可分为单项物资消耗定额和综合物资消耗定额等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应考虑企业的现有状况,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定质”和“定量”两个方面人手,力求使物资消耗水平建立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供应上可能的原则上。
这里“质”是指所需物资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量”是指物资消耗的数量标准。
    物资消耗定额制定的方法有:技术计算法、统计分析法、实际测定法和经验估计法四种基本方法。
    (一)技术计算法
    技术计算法是指在详细研究改善生产工艺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通过精确计算后制定的定额。这种定额是比较先进和科学的。
但由于此方法的计算分析工作比较复杂.所需时间也较长。广泛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一般情况下适用于设计图样和工艺技术资料齐全、产量较大的产品。
    (二)统计分析法
它是根据以往生产中物资消耗的统计资料,并考虑生产技术等变化因素,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而确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和推广.一般适用于有完整准确的统计资料且重复性生产的产品。
    (三)实际测定法
    它是在工作现场运用称量或计算等手段,对物资消耗进行实际查定、测算.然后依据生产条件加以研究、修订.从而制定出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
此方法的优点是切实可靠,能够消除某些消耗不合理的因素.但它受一定生产技术条件和查测人员水平的限制,会影响到定额的精确程度。一般在生产批量大、周期短、工艺简单、涉及加工工种和员工较少的情况下采用。
    (四)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是根据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技术资料和产品实物.并考虑生产、技术等因素而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但用此方法制定的定额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人员的水平及资料准确程度.因此准确性较差.一般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
    三、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
    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是物资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由相关定额文件的汇
总、审批、管理的组织分工以及执行中定期修订物资消耗定额等一系列工作内容组成。
   (一)物资消耗定额必要文件的汇总
    定额制定以后.应该加以整理、汇总。形成必要的定额文件.作为上报和施行定额管理的依据。企业常用的物资消耗定额方面的基本文件包括:①物资消耗定额明细表;②材料使用卡;③单位产品物资消耗定额一览表等。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审批与经济责任制度的建立
    经过本企业领导、供应人员、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工人认可的物资消耗定额在贯彻执行前,要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以完整、先进、合理和准确为标准的审批制度有利于促使企业在定额的制定及相应执行措施的配套上更加完善。
    物资消耗定额一经批准.就应严格执行。为此应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使每一次物资消耗定额都要落实到专人负责执行和管理,并与其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三)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的明确分工
    为确保物资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和实施.与之相应的组织分工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工艺技术部门负责物资的工艺性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物料供应部门负责供应定额的制定和修改工作;物资部门要按定额采购和供应物资.井配合财务部门检查分析定额执行情况的准确程度和物资利用率等。总之.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应在企业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实行归口分级管理.以使这项工作经常保持先进的水平。
    (四)物资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定期修订
对物资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便及时了解生产中实际消耗物资的情况和物资的利用情况。认真分析定额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原有定额.以保持定额的合理水平。定额的调整或修订工作通常一年或二年进行一次,从而既保证定额执行的稳定性.又保证定额随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而应有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