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二)净现值法
    这是一种通过判别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来确定方案优劣的方法。所谓净现值(NPV)是指一项投资方案的未来报酬(按资本成本或预定的最低报酬率)折算成现值与原投资额现值的差额。如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大于资本成本或预定的最低报酬率,这时方案可行;反之,净现值小于零,方案不可行。若几个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则净现值大者为优。计算净现值的公式如下:
    净现值(NPV)=未来报酬总现值一原始投资额现值
    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包括每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和期末资产可变现价值的现值两部分。若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可按年金折成现值;若不等,则按普通复利(或单利)折成现值。固定资产的期末残值或中途变现价值按普通复利(或单利)折成现值。
原投资额现值,若是一次性投资,就是原投资额,若是分期投资,则需将它们分别折成现值后再加总,从而求得原投资额现值。
    例  某企业拟引进一套设备,通过银行贷款一次性投资18万元,投产后每年获净利1.5万元,使用期为6年,期末净残值预计为6万元,银行利息按年息7.2%单利计算,试问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每年净现金流量=1.5+(18—6)/6=3.5(万元)
    因为每年净现金流量R相等,故按年金计算现值:
例新亚电扇厂有甲、乙两种固定资产投资方案备选。甲方案所需一次性投资25600元,使用年限4年,预计期末残值8 000元;乙方案一次投资额为20 000元,使用年限为4年,期末无残值。设资本成本为l4%,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详见表9—3。
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两方案的净现值。
    甲方案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故按年金折现。查“l元年金现值表”,n为4年、i为14%的年金现值系数为2.914。
    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10400x2.914=30 305.6(元)
    期末残值应按普通复利折现,即
    甲方案未来报酬总现值=30 305.6+4 736=35 041.6(元)
甲方案净现值=35 041.6—25 600=9 441.6(元)
    乙方案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故应分别按普通复利折成现值再加总,计算如下:
    乙方案净现值=33 025—20000=13025(元)
甲、 乙两方案的净现值都大于零,表明它们均可接受。但若它们是互斥的,考虑到两者的原投资额不一样,在决定选择哪一个时,就不能单凭比较净现值的大小来取舍,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分析.假定两个投资方案的原投资额相等,年数相等,并且其净现值皆为正时。就应该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
    但如年数不等时,即使原始投资相等,也不能用净现值法,而要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如有A、B两个互斥方案,各年现金流量详见表9—4,设资本成本为8%,试作出选择。
    本例中的两个方案,虽然原投资额相等,但与上例不同,各方案的使用年限不一样,我们不能直接利用两方案的净现值来判别优劣。因为一般来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其净现值要多些;相反,其净现值要少些。这时应该将各个方案的净现值分别换算成以每年年末为时点的平均净现值,即平均净收益,并据以比较优劣。
    计算表明,虽然B方案的净现值比A方案的多,但B方案的年均净收益却小于A方案,故应选择A方案。
净现值法的缺陷:第一,它不能揭示出各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究竟是多少;第二,当几个方案的原投资额不相同时,仅凭净现值绝对数的大小,是不能作出各方案投资获利水平高低的正确评价;第三,用来进行贴现计算的资本成本不易确定,从而限制了净现值的使用范围。
  (三)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PI)法是通过判别现值指数来确定投资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
    现值指数,又叫收益成本率或获利能力指数,是指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原投资额现值的比率.即
式中,分子、分母的含义与计算净现时相同。
    若某方案的现值指数大于1,表明该方案的未来报酬总现值大于原投资额现值,方案可行。两方案比较时,以现值指数较大为优。
    若某方案的现值指数等于1,说明未来报酬刚好抵补原投资额,方案无经济效益。
    若某方案的现值指数小于1,说明未来报酬总现值小于原投资额现值,故方案不可行。
    例仍利用本节前面新亚电扇厂的例题资料计算如下:
    甲方案的现值指数=35 041.6/25 600≈1.37
    乙方案的现值指数=33 025/20000≈1.65
    甲、乙方案的现值指数皆大于1,但乙方案的更大些,若两方案是互斥的,则应选乙。
现值指数是以相对数形式出现的。利用它可以正确评价原始投资额不同的方案的优劣。正好弥补了净现值法的不足。现值指数反映投资的效率;净现值反映投资的效益。
    (四)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IRR),又称内部报酬率或内在收益率,它是能使一项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投资报酬率。也即,若用内含报酬率作为贴现率,对投资方案的每年净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能使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恰好等于该投资方案的原投资额现值。由此可见,内含报酬率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项目所能接受的最高折现率,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则投资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
    如前所述,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虽然可以说明投资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资报酬率,但不能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实际报酬率到底是多少,而内含报酬率可以。故目前西方银行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大都倾向于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方法,因投资方案的每期净现金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
    1.若每期净现金流量相等时,求内含报酬率
    首先,求年金现值系数:
    其次,根据投资项目的寿命期(n)和年金现值系数(P/A,i,n),查“1元年金现值表”,查得相应的折现率(i),即内含报酬率。
若不能恰巧查得相应的i,可在相同期数内找与求出的年金现值系数相邻近的两个较大和较小的折现率(il<i2)。
最后,根据上述相邻的折现率(il、i2)和已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
    例某企业拟利用银行贷款引进一套设备。设备一次性投资需120 000元,使用期为l0年,期末无残值,投产后每年可提供税后净利和折旧22000元。设资本成本为l3.5%(按复利计算),试作出是否应实施该项投资的决策。
    第一步:计算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现值系数=120 000/22 000=5.454
    第二步:查“l元年金现值表”。
    (P/A,i,10)=5.650,相应的i=12%
    (P/A,i,10)=5.216,相应的i=14%
    第三步:用插值法求值。
    内含报酬率=12%+(5.454-5.650)/(5.216-5.650)2%=12.9%
因为资本成本是13.5%,大于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故此方案不可行。
    2.若每期净现金流量不等时,求内含报酬率
    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凭直觉估计一个折现率,并按此折现率计算方案的净现值。若净现值为正数,则表明估计的折现率小于该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应稍稍提高折现率的估计值;若净现值为负数,则表明该估计折现率大于方案实际的投资报酬率,应稍稍降低些。如此经过逐次测试逼近,最终找到净现值由正到负的两个相邻的折现率,然后采用插值法在找出的两个相邻折现率中间确定内含报酬率。
    例某企业拟建一座装置,一次投资需98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期末无残值。设备所需资金全部借入,银行利率为l0%(按复利计)。当年投产,有关各年净现金流量资料详见表9—5。试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该例中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不等,故应估计一个折现率。根据经验,设该折现率为12%,经过第一次测算,净现值大于零;再设折现率为l4%,经测算,净现值小于零。故可知内含报酬率应在12%~l4%之间。以上计算过程详见表9—6。
因该方案内含报酬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10%,故方案可行。
    二、非贴现现金流量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是指某项投资额全部收回所需的时间。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投资回收期法,就是通过对各投资方案的回收期进行比较来作出选择的方法。应用此法时,企业一般可先规定一个要求的回收期(约为投资项目经济寿命的一半),若某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短于要求的回收期,该投资方案可行;否则,就不可行。若有几个方案,它们的回收期皆短于要求的回收期,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应选择回收期最短的那个。回收期计算公式为:
回收期的具体计算因每年净现金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
    例某企业拟增加一条流水线,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可以考虑。每个方案所需投资额均为20万元,甲、乙两个方案的营业净现金流量如表9 7,试计算两者投资回收期并比较优劣,作出决策。
    由于乙方案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相等,所以应先计算其各年尚未回收的投资额,其计算过程见表9—8。
    如果该公司要求回收期为4年,计算结果表明,甲方案和乙方案都是可行方案。若甲方案和乙方案是两个互斥方案,由于甲方案的回收期短于乙方案,则甲方案为最优方案。
回收期的优点在于它简便易行。主要缺点是它没有考虑到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因此,它不能说明该项投资究竟能获多少收益;另外,它也没有考虑到回收期流入现金的时间性。
  (二)平均收益率法
  这种计算方法是一种会计计算法,它是某个投资项目的各年平均税后利润与该项目的平均投资额的比率。平均投资额等于建设期投资支出减去流动资产支出加上残值收入除以2。其计算公式为:
    例某项目的经济年限为6年,平均每年税后利润为50 000元,建设期固定资产投资(已扣除流动资产)200 000元,残值收入约为7000元,则
    一般地,如果平均收益率大于或等于资本成本,投资项目具有可行性;反之,如果平均收益率小于资本成本,则投资项目不可行。
从该例计算结果可以判断,倘若资本成本低于或等于48.31%,投资项目具有可行性。
    平均收益率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算,缺点在于:它所依据的是会计数据,而不是现金流量;没有考虑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时间性;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