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的原则和方式
    一、激励的原则(简答)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方面,管理者应尊重员工,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激励,调整管理角色,扮演好“帮助者、引导者和调节者”三种角色,基于员工自身的能力,把自己的激励目标定位在帮助别人实现自我激励方面,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现代企业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应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上,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兴趣和生活方式、劳动成果等。另一方面,员工应当树立个人主体精神,正确看待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自身的资本。
    2.目标结合的原则。
    确立行为目标进行激励。人的价值大体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是个人在情操、知识、技能和健康等方面的追求,后者是指个人的知识、技能有可能为他人或社会创造财富的作用。任何人的价值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一般模式,也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涨薪、年终分红、各种奖金、股权及福利奖励等都是物质奖励的常用方式。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满足的主要是员工的精神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无论员工处于哪一层次,也无论其他需求有何差异,希望得到被人尊重和认同的需求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精神需求相对而言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常常能取得物质激励难以达到的效果。
    4.及时适度、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中国古人提倡“赏不逾时”、“罚不迁列”(《司马迁•天子之义》),即奖赏不能错过时效,惩罚不能等到士兵离开队伍的行列后再执行。所以把握好激励时机,才能促进人们发挥积极性,强化持久积极行为。
    5.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正激励是对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使得这种行为更多地重复;负激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虽然两种方式都可以改变员工的行为,但负激励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易使员工产生挫折心理和行为,应该慎用。因此,管理者在激励时,应巧妙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坚持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6.明确性原则。
    明确激励的目的,以及实现激励所需耍做的和如何去做;对于高绩效员工的激励措施要透明公开,特别是诸如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尤为重要;实施任何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口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及时总结已经实施的奖励和惩罚方式的利弊,以便为将来的激励方式的采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激励的方式选择
    一般来说,员工受到三种典型的需要激励:个体驱动力、他人的推动力和环境吸引力。个体驱动力源于自身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超前的持续创新理念等;他人的推动力源于家庭、上司、同事或下属;吸引力来自外部环境,包括直接接触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由此可见,激励并不是管理者强加给员工的,员工是自我激励的。
    1.物质手段。
    (1)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工资、奖金以及津贴等以金钱形式表现出来的薪酬待遇能满足员工的多种需要,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激励员工的形式和手段,在经济方面,它可以间接满足员工生理需要及其他一些物质需要。在非经济方面,它既是成绩的象征、安全的保障,又是地位的标志、自尊的依据,它的微妙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2)技能培训、职务晋升。技能培训可以在观念上引导员工需求,改造其动机结构和行为,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技术,使其需要和行为能力与组织目标及要求保持一致,也为其自身将来谋求更好的薪酬提升和职位晋升提供有力保障。
    (3)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满足。所有权增加了除普通薪酬方案之外的创造额外个人财富的可能性,只靠常规的工资增长无法显著增加普通员工的收入;激励股票期权给单调的薪酬方案带来令人兴奋的元素。关注公司每天的股票,能让每个拥有公司股份的人都牢记个人奉献对公司绩效的重要性,尤其在股价上。
    (4)福利性娱乐设施、带薪体假、交通补贴、员工餐厅等。由企业斥资提供的娱乐性福利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进行一些增进组织内员工交往与锻炼的活动,以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增加员工的和睦的氛围与合作意识,最基本的目的还是存于通过这类活动,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非物质手段。
    (1)信任、区别对待与关怀。管理人员采取信任,用有效的态度计员工知道自己得到信任与重视。中同古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下属充分的信任,放得开手让员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让下属觉得自己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调动其积极性。管理者亲自公开赞扬出色完成任务的员工,员工因赞扬而受到激励,对于交付的工作就能愉快地完成。
    (2)参与决策,共同设置目标。人们越是高度参与到与制订和他们相关的任务的目标中,越是可以激发他们完成这些任务的积极性  通过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领导们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诚信度。
    (3)危机激励。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佳能与卡西欧在小型计算器市场的竞争中连连失利,再加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佳能出现巨额赤字,濒临倒闭。董事会为挽救颓势,决定将危机告诉全体员工,让他们知道企业的真实处境,激起他们的危机感,振奋背水一战的士气,这种危机感将创造出平时不可能产生的智慧和工作效率。
    (4)公正和工作稳定性。员工对公平的感知不仅局限于那些明显的经济因素(比如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和晋升制度),大多数员工的公平和公正观念中一个关键的心理因素在于是否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