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四章 工作分析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节 环境分析
第二节 组织分析
第三节 岗位分析
                                                                                      第一节 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指对每一个岗位完成工作的条件以及对员工的要求的分析,也称为工作背景分析,它包括宏观工作环境分析和微观工作环境分析。(选择
 一、宏观工作环境分析 (简答)
  (一)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另外,还包括自然环境,即组织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由于自然环境各因素变化速度较慢,组织容易应对,因而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选择)
 1.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等。
 政治法律环境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作用与影响。政治法律因素是保障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影响组织管理活动的最强有力的外部影响因素。
 2.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发展战略及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的最直接外部环境因素之一。它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储蓄、消费水平、就业水平、工资、汇率等。宏观经济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区域内整体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组织获取人力资源的难易程度和交易成本。组织应该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人力资源规划,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其战略与管理模式。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对组织的行动与决策以及组织管理活动的进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与该要素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它包括国家的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现有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等。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则直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和管理方式。

(二)内部环境
1.组织战略目标

组织战略是指组织对有关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目标的谋划和决策,即组织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对生产经营和持续稳定发展中的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目标的谋划和决策。组织战略是表明组织如何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整体谋划,是提出详细行动计划的起点,但它又凌驾于任何特定计划的各种细节之上。战略反映了管理者对于行动、环境和业绩之间关键联系的理解,用以确保已确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实现。
组织战略目标是对组织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是组织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组织战略目标是组织的总体方针,它以对未来人员供需的预测为出发点,决定了组织中人员配置及发展的方向,指导着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进行。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运作和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组织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组织制度、文化环境、组织产品等具有组织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3.领导者的风格
所谓领导者,是指居于某一领导职位,拥有一定领导职权,承担一定领导责任,实施一定领导职能的人。领导者的个性、经历和风格直接影响到组织相关策略的制定、实施以及组织文化类型的确定,因此领导者特别是一线的领导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员工
员工是指组织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实习生等。因员工能力、态度、个人目标和品质方面的不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法也有所不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一名员工有效的方法,对另一名员工使用就可能无效。
5.正式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规则,为完成某一共同的目标,正式组织起来的人群集合体。在组织中,正式组织扮演着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引导组织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工作分析的正常进行起到较强的保障作用。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选择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二、微观工作环境分析
 (一)微观工作环境(选择)    
 微观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工作的物理环境,具体分为自然环境和安全环境两个方面,微观工作环境影响着岗位任职者的工作心理、工作行为、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结果。
 1.微气候
 微气候指工作环境局部的气象环境,包括气温、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作业现场中的机器设备、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热辐射等。微气候是影响任职者的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微气候对工人作业能力和机器运行状态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和疲劳感,影响作业者的健康甚至造成事故,引起机器运行出错,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不安全状态。因此,在对岗位进行分析和岗位设置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强度,尽可能避免其对工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工作说明书。
 2.噪声与局部振动
 (1)噪声。一般来说人们将影响人的交谈或思考的环境声音称为噪声。对噪声的感受因各人的感觉、习惯等而不同。噪声是生产中普遍的有害因素,一般情况下低噪声强度环境有利于调节员工情绪,提高工作效率;而高强度的噪声可能增大劳动者的生理负担和能量消耗。
  (2)局部振动。局部振动作业是指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振动工作的作业。振动是对岗位工作场所、工作条件等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岗位劳动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振动在生产中普遍存在,风锤、风镐、风钻、手电钻、汽车、拖拉机等机器都会产生振动,当操作人员靠近、接触或使用这类机器时,振动便会传到人体。
 3.色彩与照明
 (1)色彩。色彩是一种视觉神经刺激,它的产生是由于视觉神经对光的反应。色彩的发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一眼一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2)照明。在工作分析过程中,照明条件的影响是工作分析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和天空光的称“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工作环境的光线照度与人的感官疲劳和精神疲劳密切相关。
 4.粉尘与毒物
 (1)粉尘。
  (2)毒物。有毒作业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生产性毒物,并且可能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生产作业。有毒作业的测定和分级是对接触生产性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的评价。
 5.辐射
 辐射有实意和虚意两种理解。实意可以指热、光、声、电磁波等物质向四周传播的一种状态。虚意可以指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特性。辐射本身是中性词,但是某些物质的辐射可能会带来危害。

 (二)微观工作环境与工作分析
1.微观工作环境与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是指在某一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业务流程及授权范围。它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对岗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说明,它为工作评价、工作分类提供了依据。工作描述是对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规范的描述性文件,也包括对职位存在的物理环境及特殊职位的工作负荷等的界定工作描述中应详细且准确地表明岗位作业所需的神经紧张类型及紧张程度和其他因素,使员工能够有效了解岗位的情况。
2.微观工作环境与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它常常是对胜任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水平、工作经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描述。除此之外,微观工作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使得某些特定岗位在任职资格上具有特殊的需求。

第一节重点:简答:
宏观工作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