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规律是一种本质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的特点:P78-79(多项选择题)第一,客观性。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不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P79-80(简答题)原因: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P80-83(多项选择题)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表现在:P84-85(多项选择题)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P85(单项选择题)。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的关系:P85-86(简答题)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