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的威胁迫使中国人去寻找救亡之道,探求新的救国方案。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维新救亡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多选)
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则成为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
第二,著书立说。
第三,介绍外国的变法。
第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二)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多选)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l03天里,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单选)
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些诏令中,只字未提维新派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可见,百日维新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流亡国外。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弃。一切旧制随之恢复,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多选)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简答)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多选)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第三,脱离人民群众。
在中国近代面临亡国灭种之灾的情况下,几乎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都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改造中国的方案。从农民阶级的改朝换制、地主阶级的洋务自救,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维新,在中国都没有行得通。然而,它们以自身的失败昭示了一个真谛:延续了两千余年、盘根错节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是穷途末路,但又需要有新的强有力的阶级领导一场流血的革命方能将其摧毁。这个阶级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