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 十四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本章重点和难点问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4.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5.实现好、维护好、发挥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呈现出的新的特点: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
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新的社会阶层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贡献。
(三)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历史和时代又赋予了人民解放军新的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紧紧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个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一切分裂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同时,在我国,宗教还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党只有始终坚持代表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要求,才能使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得以充分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二,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领导体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第三,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如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一,党必须保证正确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保证决策正确,执行有力,必须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那些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第二,党必须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约束机制。要使权力与责任对等,权力与监督对等,干部掌握多大权力就应负有多大责任,接受多大程度的监督。
第三,党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也势必要加以改革、改进和改善,必须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进行新的创造。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丧失政权给我们的历史警示。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目标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第一,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创造性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
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
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品格,在国内外风险考验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奋勇前进。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着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使之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各项建设的重要保证,并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