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学情分析
法治与法制的异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法治与人治的区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二、考情分析
1.识记:(l)法治与法制的异同;(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2.领会:(l)法治与人治的区别;(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3.应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三、重点讲解
(一)设备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P171-172
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    用法的社会氛围。这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法治”与“法制”,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法治”与“法制”虽有一字之差,但内涵与外延却不相同。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常常与“民主”相对称,例如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法治”与“人治”相对称,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去治与人治的分野并不在于是否承认法律运行中人的因而在于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从主体上看,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
“法制”与“法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制”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法制”,“法治”就无从生根,没有依托。“法治”是在人民民主基础上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离开“法治”,“法制”就会流于形式,丧失生命力,“法治”是“法制”的真正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相互关系的内容也随之发展;认识其关系对立法机关依法立法、司法机关依法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执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对于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与反映。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P173-174
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形成和运作必然对社会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主义法律理论与中国的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定要反映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从中国国情出发
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P174-176
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依法治国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执法者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此外,执法为民也是对我们党的群众线的继承和发扬,只有从人民利益出发,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使执法活动和法律得到群众的认可,真正确立法律的权威,使执法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承载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
实体公正,是法律本身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内容科学,本身就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精神。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
程序公正,就是要求执法和司法活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要让裁判或决定的过程变为当事人感受民主、客观、公平的过程,以程序公正保障实现实体公正,并增强社会公众对裁判或决定的认可度。
及时高效是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在合法或合理的时限内,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从而及时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4、服务大局我国当前的大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任务。
5、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并实施宪法和法律,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从而将法所确定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练习题:
1、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 
B.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別
C.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D.法制与民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正确答案』 B
2、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
C.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D.没有宪法和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就没有法治国家
『正确答案』 ABCD
书本168页对本知识点的描述比较准确,这也体现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力求把知识把握准确,记忆清楚。
3、简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创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