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增强讲座效果,网校特将讲义中的例题答案隐藏。您也可进行重新设置:>> 显示答案 >> 隐藏答案

第三节 公文的分类与名称
一、公文的分类:
1、公文的分类 按公文来源划分
1)对外文件,是指本机关拟制的向外单位发出的文件,是作为传达本机关的意图发往需。要与之联系的针对机关的文件。
2)收来文件,指由外机关拟制的,作为传达其自身机关的意图,发送到本机关来的文件。
3)内部文件,指制发和使用都限于机关内部的文件
2、按公文的行文关系划分
1)上行文,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部门所发出的公文(报告、请示)
2)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 ( 函)
3)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指示、决定、通知、批复)
3、按公文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
1)秘密文件,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
2)普通文件,指非无密可保,可供任何人阅看的文件
3)公布文件,是向人民群众和国内外公开发布的文件,如公告、通告、公报、法律、法令,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报告
4、按公文的制发机关性质划分:
1)法律、法规文件,指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所制发的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与规章
(分为三种: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与规章文件)
2)行政文件,指国家机关在日常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通知、意见等。
3)党的文件,指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组织形成和使用的文件,反映党的领导、工作和建设等活动。
5、按公文内容性质与作用来划分:
1)指挥性公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或群众发出的用以领导与指导工作的公文,
如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和政策性通知等。
2)规范性公文,指由机关、组织、社会团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及组织章程制定的,要求其成员在工作活动等方面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如各种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规则等
3)报请性公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所使的陈述性、请求性公文,主要是报告、请示
4)知照性公文,指机关单位发布的需要周知或遵守,以及各机关单位之间联系工作,通报情况所使用的公文,
如公报、公告、知照性通知、通报、函等。
5)记录性公文,指各机关、组织用以记载公务活动以备查考的公文,
如会议记录、电话记录、会议纪要、大事记、值班日志等。
6)文件的缓急程度划分:1)急件 (两种:特急件、急件) 2)平件;
按文件的使用范围划分:1)通用文件 2)专用文件 3)技术文件;
按文件的发送目的划分:1)主送件、抄送件 2)批转件、转发件;
按文件的处理要求划分:1)需办文件(办件) 2)参阅文件(阅件);
二、公文的文种:也就是每一分公文的名称。
公文文种的确定:
1)公文机关的权限
2)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间的关系
3)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统一公文文种非常重视。
1、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经修订后重新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增加了“议案”,取消了“指令”、“决议”和“布告”,并将“报告”与“请示”分列为两类,以强调“报告”与“请示”这两个文种分开使用的必要性,修订后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将公文文种调整为12类13种:命令(令)、议案 、决议 、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请、请示、批复、函 、会议纪要
2、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12类13种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指示”,增加了“意见”,将“公告”、“通告”分列为两种,调整了文种的排列顺序,调整后的13种现行公文文种是:1)命令(令) 2)决定 3)公告 4)通告 5)通知 6)通报 7)议案 8)报告 9请示 10)批复 11)意见 12)函 13)会议纪要
注意:命令、议案、公告、通告(这四个专属于行政机关)
3、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将平时使用频率很高的“意见”列为正式文种规定党的机关公文文种有14种:①决议 ②决定 ③指示 ④意见 ⑤通知 ⑥通报 ⑦公报 ⑧报告 ⑨请示 ⑩批复 ⑾条例 ⑿规定 ⒀函 ⒁会议纪要
注意: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这五个专属于党的机关)